但管理和運營水平、資金實力占優勢的外資快遞仍不容小覷。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1年國有、民營、外資快遞企業業務量市場份額分別為29.4%、67.6%和3.0%,而業務收入上外資快遞市場份額達到14.8%,國有、民營快遞則分別為35.8%、49.4%。我國冷鏈行業發展空間巨大,但短期面臨一些約束制約。我們認為,隨著城市化率、中產階級數量、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人們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的改變,冷鏈行業巨大的發展空間有望逐步釋放。但短期內行業仍會持續受到分散復雜的農產品流通環節、消費者“貪便宜”、吃熟食的飲食習慣以及食品安全管制不到位、防腐劑濫用等因素的壓制。資源之殤:區域過剩的冷庫建設和逐漸減少的鐵運冷鏈運力。(1)近年我國冷庫的爆發式發展與運力增速嚴重不匹配,我們認為冷庫建設主要是出于“占資源”的考慮,并非需求拉動。主要消費地結構性過剩的冷庫產能使得冷庫企業回報率不高。(2)冷鏈運輸的成本隨時間增長很快,而鐵路運輸流程繁瑣、多次編組、多次裝卸、剛性運價等缺陷使其與公路相比嚴重缺乏競爭力。貨種之選:還原真實的冷鏈需求。通過對冷鏈主要貨種的流通渠道、供需分布逐一進行分析不難發現,我國的飲食習慣和產業分布決定了冷鏈流通率無法達到或接近美國水平:(1)喜食熱鮮肉、黃雞的習慣,和常溫奶的普及等因素大幅降低了冷鏈的實際需求;(2)分散的生產和分裂的農業產業鏈,使得靠近產地的流通渠道參與者較少分享價值鏈升值利益,缺乏降低腐損率的動力。而靠近終端的批發商、超市雖然有動力,卻為時已晚;(3)相關商品貨值較低,不適合長距離配送,例如速凍食品也已出現向消費地轉移趨勢。
- Nov 05 Tue 2013 17:13
供需分布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